2011年乌恰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 K45899617/2024-0116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乌恰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 2011-08-11 16:17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有 效 性 | |
来 源 | 乌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一、第十四届县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乌恰县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牧业立县、城镇推县、工业强县、口岸旺县、劳务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和谐稳县”的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克服了各种困难,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开创了乌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相继荣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自治区综合治理、抗震安居、科技进步、植树造林、招商引资先进县和最佳卫生县城、“天山杯”优秀县城、文明县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县十四届人民政府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县域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比十五末增长112.1%,年均递增16.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了1.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9%;招商引资是十五末的2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6%。
2011年1-7月,全县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同比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41.9%;全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0.5%,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15.4%。
农村经济开辟新天地。我们一手抓结构调整,一手抓劳务输出,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果业、戈壁草料业为特色的“戈壁产业”,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闯出了一条结构调整的发展新路。2010年农牧业总产值1.2亿元,比十五末的6800万元增加5200万元。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进程,新建温室大棚2011座,年供应3000座大棚的智能育苗中心1座,国际蔬菜基地雏形已经形成。在全县范围内划分特色养殖区10个、智能孵化育雏中心4个、养殖小区7个、培育养殖育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户1500个,打造专业村15个、专业乡6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28家,特禽养殖累计达150万羽,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坚持“重特色、建基地、抓品质、拓市场、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在水土气候较好的区域实行高效节水措施,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完成了阿克3万亩生态林果基地、玛依喀克2.5万亩、波斯坦铁列克乡、康西湾、冬昂额孜等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林果种植总面积达7.1万亩。狠抓牧道、药浴池、配种站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柯尔克孜羊、柯尔克孜马已纳入农业农村部地方品种保护目录。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新增草料地3万亩,新修天然草场引水渠道30公里,解决了牧区牲畜越冬渡春缺草问题。
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实行干部包户全覆盖工作机制,以重点乡、重点村的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以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提升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稳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收入,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脱贫目标,脱贫786户3546人。
全面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启动了新一轮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工程,在不同区域建设不同户型、不同标准、不同面积安居房13400户(间)。组织实施了阿依布拉克新村、常州新村、托云新村、巴音库鲁提新村及“三无人员”住房建设等工程,完成了托帕口岸居民点、黑孜苇乡抗震安居小区、玛依喀克生态移民搬迁点等示范点及吉根乡集中连片、“大连新村”等工程,对部分2007年以前建设的低标准安居房进行了升级改造,规划建设80㎡以上定居兴牧、安居富民房1577套。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强力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推进“八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初步建立了优势工业体系。加快规划“一园四区”,推进以城东工业区、康苏重工业区、口岸下迁区和石化工业区为核心的百公里产业带建设。一是围绕“八大产业”,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一期装机总量1.31万千瓦的胜动热电联产、年生产规模200万张石棉瓦、日处理5000吨原矿10万吨锌冶炼的乌拉根铅锌矿、日处理铁矿3000吨的大红山铁矿、装机38万千瓦的克孜河水能梯级开发辽工局等企业入驻乌恰。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和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特种水泥生产项目相继奠基开工生产。培育产值过亿以上的企业3户,5000万元以上企业4户,过千万元的企业23户,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正在乌恰大地悄然兴起。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依托两个口岸、利用两种资源,以拉动人气、繁荣市场、带动就业为主题,突出特色抓重点,上水平、上台阶为目标,全面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全力推进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工程建设,为加快建设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奠定了基础。对外贸易在金融危机、周边国家动荡不安等国际形势下,完成了口岸通关过货量81万吨、增长10.6%,通关交货值33.5亿美元。围绕优势资源转换,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做好项目的跟踪对接,通过“乌洽会”、“喀交会”等平台,累计签约项目58项,到位资金22.06亿元。
现代服务业取得新成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945户,注册企业212家。积极培育和壮大对外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仓储物流、餐饮商贸、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家政等服务业和城乡公共服务业,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贸市场9个、牲畜交易市场10个、商品配送中心2个、农村牧区连锁店60余家。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整合推介宣传旅游项目,积极培育和发展农(牧)家乐32家。成立了西部边陲旅行社,成功举办了克州第四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使乌恰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餐饮零售业等服务业,城乡市场消费日益活跃。服务业累计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287.3%,旅游接待人数达30万人次。
城乡面貌得到新改善。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亿元,是“十五”末的5倍。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围绕建设口岸城市目标,先后编制完成了乌恰县城市总体规划、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控制性专项规划、乌恰县棚户区改造规划等,组织开展并完成康苏镇、波斯坦铁列克乡等乡镇总体规划及14个行政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城镇建设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以“一体两翼”为骨架,实施了“东扩、西伸、南延、北控、中改”等城市基础工程,实施了县城供排水管网维修改扩建、城市供暖改造、垃圾处理、城市道路延伸拓宽、环城生态河等工程。着力改善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建设,实施了解危解困住房、“三无人员”住房、安居富民房、棚户区改造、干部周转房、南山生态公园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功能更加完善,品味明显提升。县城规模由“十五”末2.8平方公里增加到13.37平方公里;集中供热面积由“十五”末的5.7万㎡增加到75.8万㎡;天然气管网新增40公里,新修城市道路18公里,新增绿地215.5万㎡。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实施3万亩节水灌溉、膘尔托阔依乡水库除险加固、开普太希水利枢纽、江结尔引水渠、阿依布拉克引水渠、铁列克牧区水利示范项目、波斯坦铁列克乡低产田改造及黑孜苇乡、康苏镇、玛依喀克牧民生态定居区安全饮水等项目,铺设安全饮水管道216公里,缓解了农牧区人畜饮水难和安全饮水问题。交通网络逐步升级。实施“通达”工程,S212线全面完工,G3013线全面启动开工,完成县乡村通车油路167.4公里,比十五末增加了127公里,建制村通公路率达100%,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716.29公里。电力保障不断加强。实施了电网覆盖工程,完成了110千伏输变电线路300公里,35千伏线路200公里,农村电网10千伏200公里。
改善民生取得新成绩。我们始终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把富民放在为政一方的首位,让广大民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十一五”期间,民生投入资金12.5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2%。一是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连续举办了三届企业用工招聘周,对1063户零就业家庭进行了就业安置,实现了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二是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提质,今年七月全面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三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社会保障体系由城镇扩展到农村的重大突破;四是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五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关心特殊群体,切实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救灾救济工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困难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六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组织实施了阿依布拉克新村、常州新村、托云新村、巴音库鲁提新村及“三无人员”住房建设等工程,对部分2007年以前建设的低标准安居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七是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抗震安居房补助、退耕还林、家电下乡等各类支农惠农补贴8737.2万元;八是全面完成了2008年10月5日6.8级地震灾后重建;九是对水源条件较好的54个牧业点进行了引水灌溉,对8个牧业点56公里的牧道进行重建和维修;对90年代以来建设的20处年久失修不能使用的改水防病工程进行了维修、改造,对没有通水的村组实施了安全饮水;十是实施医保工程,提高大病救助报销比例,同时降低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提高了补偿比例,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各项事业建设有了新发展。着力改善和提高教育教学条件及水平,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集中办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幼儿园、教师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两基”攻坚圆满完成,“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的目标基本实现,教育投入累计达1.41亿元,农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0%,教育扶贫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科技推广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科技示范园4个、科技示范户580户,科技投入达1.9亿元。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农家书屋”等工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3%和86%。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自治区级名录,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县级名录,完成了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文物、新发现文物遗址的全面清查。实施“东风”、“电影放映”工程,基层文化阵地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基础设施投入达8000万元。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组织实施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开展了传染病预防工作,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基本形成,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2亿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佳绩。教育、卫生、基层政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援疆项目顺利推进,辽宁大连共实施援疆项目21个,无偿捐助资金(物资)6085万元,培训干部124人,援疆项目已惠及各族干部群众。高度重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加大了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协调与沟通,对未来10年的援助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证,制定了2011年和未来五年、十年援疆规划及干部人才和产业发展援助方案,全面启动了2011年江苏援疆项目,努力打造民生精品工程。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政府重大决策法制审核率达100%,清理规范性文件63个,规范性文件合格率达100%。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积极开展联合督查,定期通报办理情况,代表满意率不断提高,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489件。“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强化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点加强了对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规范了项目资金、工程审计、土地资源使用、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运行,形成了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加强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实现了公务购车、办公经费、公务接待费零增长。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新闻媒体、电子屏幕、县长信箱等多种途径的互动功能公开政府信息,切实增强了政务活动的透明度。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深深地感到,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县上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有效应对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冲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是全县上下抢抓机遇,打破常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更是积蓄后劲,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过去的进步和变化,得益于上级和县委的科学谋划、统揽指挥,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全县各族人民的丰富智慧和辛勤汗水。今天的乌恰县,正在向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乌恰阔步前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乌恰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本届政府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立足县情、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把乌恰县的发展放在克州乃至自治区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积极探索切合乌恰实际的发展路子,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抢抓机遇,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坚持用改革和创新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发展速度和增长方式的新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惠民富民作为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下大力气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群众;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汇集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发展大计,形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致富渠道单一、增收缓慢、产业转移质量亟待推进;定居兴牧任务艰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任重道远;新型工业化建设仍处在发展起步阶段,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和效益大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差、底子薄、水平低、人口少、功能弱,与城市化发展的差距大;缺乏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低;一些同志,特别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安于现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乌恰县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决战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区域竞争中把握先机,在融入喀什经济开发区中定好位,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奋发有为,谋求新的跨越,创造新的高原发展奇迹。
按照县委第十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为核心,以不断提高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加快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保障,坚持不懈地实施稳县兴县、富民固边战略,努力把乌恰建设成为祖国最西部边陲的高原明珠。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7%。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优势产业体系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金铜铁铅锌、煤焦、建材、高原苏打水、天然气、电力、高原有机食品、仓储物流”等八大优势产业,加大“一园四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吸引和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园兴业,形成主业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经营的园区经济。一是重点抓好金、铜、铁、铅、锌等采选厂的新建和改扩建,使有色金属的选矿能力达到400万吨左右,冶炼能力达到20万吨左右,铸造能力突破20万吨,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2015年产值争取达到20亿元;二是以康苏、托云、沙里拜矿区煤炭资源和境外煤炭资源,力促恒泽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煤焦产业,到2015年产值争取达到亿元以上;三是以水泥、彩色纤维瓦、石膏板材、保温砖、陶土产品加工为重点,形成年产建材产品200万个的建材产业集群,到2015年产值争取达到4亿元以上;四是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在已编制项目基础上,储备、论证、包装具有可行性投资的天然气下游化工产品开发项目,积极协助中石油和香港年代达产达效;五是做强做大能源工业,积极配合搞好水电、风电、燃气发电为主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电力产业,到2015年产值争取达到10亿元以上;六是以戈壁产业为支撑,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高原有机食品产业,在深加工和创名牌上下功夫,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年产值亿元以上;七是以伊尔克什坦口岸区10平方公里区域(特殊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建设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强的仓储区、贸易区、物流区、加工区和保税区,着力创建物流枢纽和物流配送中心,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
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延伸、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服务,谋划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配套程度高的大项目,做好项目的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成功率,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服务,完善重点项目落地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努力做到政府企业“零距离”、施工环境“零干扰”,确保每一家企业进得来、落得地,安下心、扎下根。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
充分发挥(阿图什—托帕—石油化工基地—乌恰—伊尔克什坦—康苏)百公里产业带的区位优势,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构调整、新一轮援疆优势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的大好时机,围绕建设特殊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好伊尔克什坦口岸区10平方公里区域(特殊经济开发区),筛选、论证、包装、储备一批投资大、管长远、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十二五”期间,培育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以上,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0家以上,开发就业再就业岗位5000个。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发展新优势
按照“产业布局集聚化、区域经济融合化、市场贸易国际化”的思路,以商贸物流促进产业集聚,加快繁荣城乡经济,带动经济大发展。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物业管理、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企业生产经营、居民消费等提供有效服务。注重开拓农村市场,加大“万村千乡”、“新网”工程建设进度,挖掘农村服务业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物流企业,着力将乌恰县打造成为南疆物流中心和重要商品集散地。坚持政策上放宽、经营上放活,最大限度地激发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的生动局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引导民营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向骨干企业靠拢、向潜力市场渗透,着力打造一批企业集团。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善待投资者的良好氛围,努力使人才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充分利用乌恰境内的自然、地理、人文资源,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尽快抓好全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各自然景点详细规划,主动组织实施好旅游项目的申报、立项等工作。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快边境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旅游环境,利用国际和国内旅游交易会平台,积极宣传推介魅力乌恰、西陲乌恰和帕米尔高原风光。要积极同喀什及周边旅游企业强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乌恰精品旅游品牌。继续申请承办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逐步把乌恰建成集自然资源、消夏避暑、边境口岸风光、特色旅游和柯尔克孜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真正使旅游业成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通信、网络、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向高层次转变。
(三)提高戈壁产业发展质量,推动现代农牧业实现新跨越
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支撑、品种选择、市场体系和防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重点打造以绿色、有机蔬菜为主导产品的戈壁设施农业基地,促进农牧民增收。在抓好常规农业和管理好现有2011座温室大棚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城东戈壁产业生态科技示范区和玛依喀克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同时把提质增效作为主攻方向,引进标准化种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力度,创建地域品牌,提高大棚种植效益,抓好绿色有机认证。新建冷藏保鲜库,购置冷藏保鲜车,进一步做好仓储物流工作,延伸产业链,实现农超对接,积极打造国际蔬菜基地。
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统筹牧区、农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牧区以草定畜,控制牲畜饲养量,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支持农民发展牲畜育肥,把发展农区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提高牲畜舍饲喂养,培育一批养殖大户和育肥专业村。按照“减少牲畜存栏、加大品种改良、发展特禽养殖”的思路,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到2015年,大畜比例提高到5%,母畜比例保持在68%,良种畜比例达68%以上。大力发展柯尔克孜羊、马和高原牦牛,加大对牦牛、黄牛的保护和品种引进,柯尔克孜羊品种改良率达到95%以上。加快专业养殖和示范点建设,积极构建农户抓繁殖、养殖抓育肥、专业组织抓流通、龙头企业抓加工的生产格局。加强畜牧业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实施动物防疫体系、畜产品安全体系、畜禽改良体系建设和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草原生态保护、农牧民素质教育等六大工程。加快发展以企业、合作社、家庭为主的特色禽类养殖业,发展壮大鸡、鸭、鹅、火鸡等特色禽类养殖,形成“企业参与、小群体合作、千家万户养特禽”的格局,打造绿色、有机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到2015年,完成建设15个养殖基地、30个合作社、2000个养殖专业户,实现年特禽养殖百万羽的目标。
坚持“重特色、建基地、抓品质、拓市场、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利用戈壁荒滩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加大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推行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管好现有6万亩林果,在县城周边及各乡镇适合区域种植林果2万亩(经济林1万亩、生态林及用材林1万亩);全力做好三河(克孜勒苏、膘尔托阔依、恰克玛克)流域千亩河滩湿地治理恢复,加快推进阿克3万亩、乌鲁瓦提3万亩节水林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果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加快推进林果业科技支撑保障、灾害综合防控和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到2015年,林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基本实现户均10亩林果目标。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认真落实牧民草原生态补助资金,继续实施10万亩人工草料基地建设,坚决做好1078万亩草畜平衡和650万亩禁牧工作,对边境一线、草场纠纷争议区、无人区实行禁牧。继续抓好玛依喀克、冬昂额孜草料基地建设,使牧民定居有产业支撑、草料支撑,实现“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的目标。
充分发挥中央扶持新疆发展优惠政策和新一轮对口援疆支持政策,不断创新扶贫思路和方式、扶贫开发与扶贫救助并举新机制,以发展“戈壁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劳务输出为依托,做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个重点,大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继续实施县级干部包乡、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户的全覆盖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到2015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00元以上。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的总体要求,重点对城郊危房、散居户集中在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对乡镇周边相对集中居住的以小城镇建设为目标,使乡镇近郊农牧民向乡镇驻地集中。对新建乡镇“一乡一规划、一村一户型”,对边境一线住户住房以相对集中、设施配套为目标,按点或片区式建设;对相对集中的农(牧)户实施整村推进,农村“三无人员”、产业转移人员规划到县城,达到建新房、见新村、变新貌。到2015年完成6000户农牧民住房建设任务。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建设以老城为中心,以城东工业区、石油化工区、铁路口岸区和城西口岸下迁区及10平方公里特殊经济开发区为两翼,按照“东扩、西伸、南延、北控、中改”的县城规划建设思路,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县城与口岸及口岸开发区融合发展,形成七纵七横城区道路交通网络。加快老城区改造,逐步改造棚户区,加大城区道路、供排水、供热、供气网络体系改造与建设,积极推广污水再生利用,大力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逐步实现所有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坚持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把县城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口岸城市,提升城市的吸纳力、影响力、辐射力和承载力。
要不断加快房地产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国家、企业、民间、援疆资金加快实施县城、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区和工业园区供水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县城及周边居民饮水质量,完成17个新村改造、博物馆、规划馆、残疾人康复中心、应急储备库、保鲜冷藏库、天然气管网改造、公检法司业务房、社保便民服务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验小学、县医院生活服务中心、乌恰镇卫生院、乡镇干部周转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民俗文化村、农村教师周转房宿舍、大功率电台、电视网络改造、玛依喀克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县档案馆、群艺馆、科技馆、特警业务用房、文化艺术中心、行政效能服务中心、特殊教育学校、政治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行政村卫生室、农场文化站、村文化室、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农村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县级防疫中心等项目建设。
按照“重点镇强基础、特色乡增亮点、中心村加内涵”的发展格局,重点完成康苏镇、乌鲁克恰提、膘尔托阔依、波斯坦铁列克等乡镇规划建设,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养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环境,增强承载能力。促进建制镇合理发展,全力打造精品城镇、精品中心村,进一步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城镇居民用气问题,并逐步向农村延伸推广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让更多的群众在资源开发中受益,逐步使各族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五)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增强县域发展后劲
紧抓中央“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新疆投资和新一轮援疆的有利时机,把项目工作作为实现乌恰县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以项目落地建设为最终目标,切实加大争取力度,锲而不舍地加强衔接推进,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和援疆省市的规划,多上、快上一批事关乌恰经济发展全局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争取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以上,增速保持在25%以上。
加快实施水利设施建设。抓好开普太希水利枢纽工程后续建设,协调做好卡拉贝利、夏特等6座水电站的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乌如克河、康苏河、且莫干河、乌鲁瓦提河等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各项前期及克孜勒苏河、膘尔托阔依河、恰克玛克河等流域治理防洪,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和抗旱的能力。建设和改造灌区渠首水闸及续建渠系配套工程,着力改善灌区配套水利设施,“十二五”期间要彻底完成全县的饮水安全工程。
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加快解决不通和通行困难的乡村道路建设,积极配合G3013高速公路建设,抓好连接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出口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实现村村通公路,抓好农业、生态、矿山、旅游等资源开发和贫困乡村连片开发的“经济路”建设,积极争取中—吉—乌铁路选线方案途经县城至托云并在县城设站。完成阿依布拉克新村和坎久干新村集中连片公路建设;提升康波公路等级,争取县城—肖热力—苏约克—托云县乡道路、S309线—玉其塔什边防公路早日立项;完成巴音库鲁提—铁列克、乔尔波—玉麦克、膘尔托阔依村—阿依尕特、乌鲁克恰提乡—大红山4公里硬化及吉根萨孜村—喀拉铁列克等道路建设,完成各新村建设点通村道路衔接和S212线—红山谷、乔尔波—小上海等牧道建设。
加快乡村电网道路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无电乡村电力建设进度,有效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缺电、少电和无电的问题。实施无电乡村电网覆盖工程,完成乌鲁克恰提110千伏、吉根35千伏电网建设和那格拉电站改造,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做好10个村的电网覆盖。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在乌恰县建设太阳能和热电联产项目,积极争取托云无电乡项目的立项并早日开工建设。
加快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大草原虫害、鼠害和毒害草的监测治理力度,实现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治理等生态工程,努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力度,促进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资源开发规划先行、确保资源集约化、高起点、高水平和高效益开发,大力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六)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乌恰建设。
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每年按照财政总支出决算的1%用于科技。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设施农业、特色养殖、特色林果科技人员派驻力度,全面提升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贡献率。巩固自治区科技进步县成果,努力争创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县。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整合,强化双语教学,争取政策充实双语教师队伍。不断加快完善提升城乡基础教育办学和教学质量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成果,优化教育结构,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用5年时间对所有小学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建设,做到教室统一采暖楼房化、学生宿舍食堂教师住房公寓化、校园环境绿化、亮化、清洁化。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五、六年级的学校学生全部转到县实验小学寄宿就读,强化双语教学,提高学前幼儿园办学标准和双语教学水平。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不断补充医护人员队伍,大力引进和培养医疗技术人才,到2015年按标准化解决全县卫生系统基础设施薄弱及服务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加快基层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乡村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制度,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争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报销比例。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兴边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科技馆(室)、图书馆、文化站(室)、农家书屋配套设施。大力实施“东风工程”、“西新工程”、“科技示范工程”、“村村通工程”,加强传播能力建设,继续实施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工程。继续开展好一村一月一场电影、一乡一月一场自演节目、每年一届农牧民运动会、每年一届赛马会、百日广场文化、红歌唱响边城等活动。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将有线数字电视逐步向农村延伸。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重视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体育项目。
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主择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积极推进就业援助工作,鼓励驻县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积极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确保24小时动态清零。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全面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妥善解决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困难职工、残疾人及受灾群众等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和社会保障能力,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灾有所救。
(七)以对口援建工作为契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努力为援疆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协调环境。一是切实完善对口支援工作配套机制和服务协调保障机制,借助江苏、常州在资金、产业、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支持、产业合作、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二是积极主动地做好与江苏省援建项目、政策、人才和干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三是发挥乌恰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找准工作结合点,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充分利用援建资金,开展好以民生领域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等一批项目的建设;五是充分发挥援疆专业技术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全力支持援疆干部大胆开展工作,把先进的管理方法、成功经验带到乌恰;六是高起点实施对口援疆工作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规划,争取更多、更大力度的支援与合作;七是加大产业援疆力度,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确保援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促发展的新局面。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新一届政府肩负着率先发展、跻身前列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建设小康、构建和谐乌恰的历史重托。我们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坚持解放思想。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使命,我们必须以解放的思想去谋划发展、干事创业、破解难题,引导各级干部从传统、常规思维状态中解放出来,用变革、变化的思想意识对待工作、履行职责。坚决破除讲惯例、凭经验的思维定势,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规划、理性的思维去解决想不到和不敢想的问题,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能说不行,而要去思考怎么才行,怎么才能把事情办好,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工作方法开辟发展新路径、开创工作新局面。
坚持“新疆效率”。增强效率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对各项决策部署立说立行,速办速决,着力解决机关工作中存在的“懒、散、庸、拖、慢、贪”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谦虚、不用心、不扎实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对工作浮在面上、任务落不实的人和事,坚决实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强化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民生、顺民意、化民忧、解民难上,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定期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集体研究。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工作公开、透明、高效。
坚持反腐倡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推进源头治腐。健全工程建设、土地交易、政府采购、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强化惩防体系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公车购置审批和管理,规范政务接待,降低行政成本,控制公务费用支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强化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和监察。要进一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艰苦创业,拼搏进取,创造了今日乌恰的辉煌;展望未来,我们斗志昂扬,充满信心。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率先发展,率先实现小康,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建设一个经济发达、城乡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乌恰而努力奋斗!
(此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