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沙尘天气
索 引 号 | K45899617/2024-01904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克州生态环境局乌恰县分局 | 发布日期 | 2024-04-07 18:09 |
名 称 | |||
文 号 | 〔〕号 | 有 效 性 | |
来 源 | 生态环境部 |
春季是沙尘天气易发期。中央气象台3月28日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和大风影响,京津冀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针对沙尘天气情况,本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对沙尘天气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一问:本轮沙尘天气因何而起?
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两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较近十年平均(4次)偏少。
此次沙尘过程自3月27日起,预计持续到3月29日,波及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十余个省份。其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赤峰等局地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告诉记者,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与人为两大因素。
目前,影响我国的沙尘源地可分为境内源区和境外源区。境外源区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而境内源区主要是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温高雨少及大风天气是本轮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表示,我国北方地区以及蒙古国南部主要沙源地近期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升温,且降水明显偏少,导致这些地区的积雪覆盖面积较2月份有明显减少,所以裸露的地表为沙尘起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沙源条件。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周春红表示,全球大气是连续的整体,起源于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会影响欧洲,也会通过大西洋影响北美,而东北亚的沙尘暴会影响蒙古国、中国,向下游移动会影响韩国和日本,也会往太平洋传输。
周春红解释道,由于永久性的沙漠不会消失,所以气象条件和沙漠分布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沙尘天气。预计4月2日左右,受新一股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二问: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影响有多大?
近年来,我国“过山车”型的气象条件频繁,给大气环境质量带来较大冲击。本次随着北方新一轮冷空气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沙尘天气也进入过程最明显时段。
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上半年,受到来自西北以及蒙古国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发生了17次大范围的强沙尘天气过程,为近十年来最多,仅此一项,优良天数比例即损失了3.3个百分点。
汾渭平原地理因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使这里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硬骨头”。
“汾渭平原四面环山,特殊地形导致河谷内城市群风速普遍较小,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张碧辉说,在污染物排放增加的同时,不利的气象因素也是导致重污染频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2023年,汾渭平原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6.9%,其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3%。在刚刚过去的2月,据生态环境部数据,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5.3%。
针对本轮沙尘天气,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就沙尘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等工作开展了会商联动。
三问:沙尘天气为何不能根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告诉记者,沙尘天气并不能根治。
“沙尘天气弊大于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沙尘天气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自然现象,又是我们阻止不了的。”杨文斌说。
当前,我国仍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始终是巨大且永久性的沙尘源地。
在杨文斌看来,永久性沙漠的存在虽然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但是没有沙漠也就没有大气环流,没有大气环流全球气候都会发生变化。
“要保证大气环流正常,保证降水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将沙漠全部治理是不可能的。毕竟沙漠的存在也是保证大气环流正常的方式。”杨文斌说。
赵宗慈认为,近20年,我国沙尘暴次数有明显减少趋势,这与我国北方大风日数减少、强度减弱及土壤湿度增加等密切相关。
“全球变暖对沙尘暴的影响是复杂的。”赵宗慈告诉记者,一方面,近3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中纬度气旋活动有向极地方向移动的趋势,因此,中纬度的风速特别是大风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并且大风日数减少,致使沙尘暴有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变暖明显,蒸发加剧,地面干燥,沙尘容易被大风卷起,造成沙尘暴加剧。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关于未来沙尘暴的变化,赵宗慈认为,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沙尘暴多发区增暖更明显,蒸发加剧,如果降水减少,湿度减小,土壤变干,沙尘暴发生会更频繁。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温带气旋活动有北移的趋势,沙尘暴多发区大风强度减小和日数减少,则沙尘暴次数可能减少且强度可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