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改委 > 发展规划
  3. > 正文

乌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索  引  号 K45899617/2023-0226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乌恰县发改委 发布日期 2023-10-07 19:49
名        称 乌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        号 〔〕号 有  效  性
来        源 乌恰县发改委

乌恰县是我国最西部的高原边境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陆上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肩负着守边、固边、保障边疆稳固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使命,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十三五”时期,是乌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调结构、转方式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更是充分发挥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做强口岸经济、打造西部边境口岸城市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自治州党委九届六次、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立足乌恰县现实基础、面临环境和目标要求,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乌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发展稳定新常态,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挑战,全面提升西部边境口岸城市功能地位,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打造西部口岸城市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时期,是乌恰县进一步确立和提升西部口岸城市地位,建成南疆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全疆一流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门户和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要时期。新的历史条件、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乌恰县“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口岸做足文章,依托口岸谋求发展,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以培育口岸产业、发展口岸经济、建设口岸城市为主攻方向,坚持“开放兴县、外向带动”,全面深入推进乌恰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乌恰县基本概况

——地缘区位和集群口岸优势突出。乌恰县位于祖国最西部边陲,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境内有伊尔克什坦和吐尔尕特2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1个国家级口岸园区和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纽带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门户。县城距阿图什市、喀什市不足100公里,距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南部大城市奥什分别为510公里、270公里,境内G3013高速公路、S212、S309两条省道连接中亚,有利于打造“阿-喀-乌”1小时经济圈,构建乌恰(阿图什、喀什)、比什凯克、奥什三角经济带。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中吉乌铁路和中亚能源通道的建设,乌恰县作为我国西部边境口岸城市的重要功能地位更加突出。

——特色旅游和人文资源丰富独特。乌恰县地处天山、昆仑山两山交汇处的帕米尔高原上,自然地貌景观独特、边境民族风情浓郁,极具开发边境口岸、民俗风情、自然地质地貌等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境内有中国大陆日落最晚的地方—斯姆哈纳,有昆仑山和天山交汇大峡谷的雄壮地貌,有闻名遐迩的玉其塔什草原、红山谷、泉华、尚亥森林牧场、吾合沙鲁乡千年胡杨林、古海遗址贝壳山、抗震纪念碑等旅游景区(点)。帕米尔是高原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第二节“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乌恰县改革、发展、稳定极不平凡的五年,维稳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族群众安居乐业,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口岸经济彰显新优势。

——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进步,民生福祉跃上新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

——对口援疆工作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催生新动力。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第三节“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

展望“十三五”时期,乌恰县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一、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为乌恰县加快科学发展带来新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采取特殊扶持政策促进南疆加快发展,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做好新时期南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为乌恰县“十三五”规划指明了方向,注入强劲动力,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为乌恰县实现共享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中央确立了“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度重视南疆四地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攻坚;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突出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主战场地位,为加快推进乌恰县脱贫摘帽指明了方向、提供强大推动力。

——对口援疆工作深入推进为乌恰县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第五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援疆工作的“六个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就业、教育、人才、产业援疆等重点领域,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乌恰县增添强大动力。

——面临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加剧的不利形势。自然生态环境恶劣、行政成本高,缺地少土、高寒边境,可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人均占有资源量下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资源家底不清,人才瓶颈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形势严峻等要素约束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面临加快补齐短板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经济实力弱小,财政收入来源少、规模小与刚性支出数量大、增幅大矛盾并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守边固边任务艰巨,两个通道和边境线管控设施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人才极度匮乏,教育、医疗卫生、水、电、路等民生领域短板突出。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质量低、城乡群众收入低“三低”问题突出。同时面临周边国家经济转型加速、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及周边县市加快发展所形成的竞争压力。

第二章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坚持依法治县、团结稳县、长期建县、发展兴县,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与全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第二节思路和定位

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全面落实自治州“3435”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以丝路经济、内外贸易、矿业开发为重点,培育口岸产业,发展口岸经济,打造口岸城市;坚持“经济相向、优势优先、打好基础、协调发展”和“经济率先发展、群众率先致富”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政策”三大优势,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三个引领”,把握“四个第一”,实施“六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构建“两个示范区”,打造“两张城市名片”,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建设“一通道、一站、一门户”,走出一条符合乌恰县实际、彰显乌恰县特色、发挥乌恰县优势、创新驱动、资源拉动、开放(口岸)带动、城市推动转型发展之路。

第三节基本原则

——坚持精准脱贫、富民固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固边摆在突出位置,立足固边抓脱贫,抓好脱贫为固边,实施富民固边战略,通过脱贫致富,实现富民固边,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

——坚持共享发展、民生优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县。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县,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出发点,加强资源节约,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优化对内对外开放环境,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交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动力和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第四节发展目标

总的目标是:科学发展、稳县兴县、富民固边、后发赶超。

2020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特色优势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现行标准下农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为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2.96亿元,年均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34亿元,年均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16亿元(五年累计235.13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2亿元,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农牧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占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4:42:5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二、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目标

——民生福祉明显提高。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945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60元,年均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三、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取得积极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权力、市场准入、政府责任“三个清单”加快建立,构建形成“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发展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四、生态文明与和谐稳定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35700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1。森林覆盖率达到1.9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自治州下达指标内。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5%,地表水达标率100%。

第三章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最大的增长点,实施富民固边战略,坚持产业带动,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口岸优势,以转型发展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丝路经济、内外贸易、矿业开发为重点,努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口岸产业,发展口岸经济,打造口岸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固边。

第一节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门户,大力发展丝路产业和口岸经济,按照“一体两翼”发展规划,加速“五位一体”建设、“五化”同步发展,形成三大产业发展片区。

一、县域产业发展区划

--主要依托两个口岸,以县城和康苏镇为建设重点,工业与服务业并重,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和门类,发展城镇综合服务、商贸物流、出口加工、矿产开采和加工以及现代设施农业等产业。

——北部现代牧业经济区。吾合沙鲁乡、乌鲁克恰提乡、吉根乡、巴音库鲁提乡、托云乡、铁列克乡、黑孜苇乡的北部地区、膘尔托阔依乡西部和波斯坦铁列克西部。主要巩固传统畜牧业,通过改良牲畜品种、减少过度放牧等途径,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修复草场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产业发展布局

规划形成“一城、三园、四区、多点”的县域产业发展布局结构。

第二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实施资源拉动战略,着力打造克州优势资源转化基地。着力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在稳增长过程中调结构,补齐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短板,走结构优、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少的工业发展路子,依托资源、能源、口岸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力打造新疆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

第三节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发展

深入实施“四个一万牧民工程”,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戈壁产业为支撑,实施“农村建设有新变化、农业发展有新产业、农民增收有新渠道”的发展战略,走“抓特色、建基地、重品质、拓市场、创品牌”的发展路子,打好生态、绿色、有机牌,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鼓励和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扶植发展“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大力引导扶持各类市场主体高水平、高起点投资农业,重点在粮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上形成产业集群。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加大农产品企业参加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上海交易会、广州交易会、中国农交会等系列展会及疆外城市推介、销售活动。依托两个口岸优势,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促进核桃、红枣、秋桃、蔬菜等产品出口。

三、实施农牧产品品牌战略

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牧产品申报和地理标识认证与登记工作,大力提高农牧业标准化生产率和绿色、有机农牧产品比重。加强鲜活农牧产品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动植物检验检疫、安全追溯、质量与安全监管等体系建设,走特色精品农牧业发展之路,打造地方特色名优农牧业产品品牌,重点打造柯尔克孜羊品牌,走农牧业品牌化发展之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农业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新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的农业社会化网络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基地备案、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积极推动农牧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快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农业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大动物疫情、森林草原火灾、防汛抗旱、重大气象灾害等预报、预警、控制指挥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等能力建设。

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引领,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群众福祉为目的,围绕发展口岸经济、建设口岸城市,瞄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格局,把服务业培育成为乌恰县新的增长点,引领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二、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业

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引领,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突破瓶颈制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电力、信息化等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突破瓶颈制约,提高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为前提,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以防汛抗旱为保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以县境内三条河流重点河段河道整治及重点保护区域防洪设施建设为重点,完成河道整治33.5公里,使全县洪水设防标准达到抗御2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基本消除洪灾威胁。

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维修改造机电井60眼,全面完成列入自治区规划的重点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全县总干渠、干渠和部分重点支渠工程化防渗和渠系建筑物配套建设,使全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加大输排水骨干工程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灌区的排水渠系。积极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建高效节水面积4万亩。

第二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高公路整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切实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为目标,积极拓展对外联结通道,重点贯通综合交通主通道,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积极配合推进中吉乌铁路国内段建设,构建国际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S258康苏镇-波斯坦铁列克-阿克陶县升级改造,加强与周边县际间的交通联系。继续实施农村“畅通富民”工程,解决不通和通行困难乡村的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286公里,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达、通畅水平。加强通口岸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积极推进乌恰县通勤机场前期工作。到2020年,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重要经济节点通高等级公路;县道(县到乡公路)达到三级以上、100%的乡道(乡到行政村公路)达到四级以上公路等级标准,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及建制村通油路,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村庄居民区道路基本硬化;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90%的建制村通班车。

第三节加大能源电力设施建设

重点推动水电、风能、光伏、煤电产业发展,依托克孜勒苏河、恰克玛克河乌恰段水能开发优势和中远石油1000万吨/年进口煤项目,加快推进克孜河卡拉贝利、夏特、八村梯级电站、恰克玛克河水能梯级开发、2×66万千瓦热电厂项目,积极构建电力能源输送战略通道。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

第四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全面推进的要求,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三农”工作,加快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和社区、工商执法、食品药品安全、就业与社会保障、数字城管、数字学校、数字医院等信息化项目和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外网二级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加快构筑县乡两级办公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着力推进村级组织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三网”融合,抓好农村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加快光纤到户、宽带乡村、信息惠民等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现“网络到乡镇、信息到村组”。

实施脱贫攻坚,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共享发展。重点抓好扶贫、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事业发展,大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一节推进脱贫攻坚富民固边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州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实施富民固边战略,把脱贫固边摆在突出位置,把争取和凝聚人心作为根本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就业第一、产业带动、基础先行、开发开放、创新驱动方针,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十一大专项行动”,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坚持以开放为引领、以发展为基础、以富民为核心、以固边为目标,组织协调、合理配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资金,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二节坚持就业第一目标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就业。立足产业带动,落实新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落实有关贷款、奖励等扶持政策,支持民族手工艺、服装服饰、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全面实施“短平快”项目,提供更多低门槛就业岗位,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按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原则,开展好就业技能培训、在岗培训、创业培训,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和企业实际岗位培训,促进各族劳动者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

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县社保人员全覆盖。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医疗保险覆盖面和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落实好疆内异地医保费用结算工作。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加大基层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到202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建立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

第一节实施教育强县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质量为本、德育为先,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标准化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改建一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用三年时间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所政府或集体举办的标准化卫生室。加强中医民族医药发展,加快县综合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建立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民族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村级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西新、村村通、大喇叭、东风”工程,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9乡2镇1管委会实现广播、电视新增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第四节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支持妇女广泛参与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加大对农村妇女工作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妇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力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增强为儿童服务能力,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建设口岸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施城市推动战略,以建设新型现代化口岸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左右。

第一节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布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以生态红线为指导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节打造西部口岸城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按照“以建设口岸城市为目标,加快县城区、口岸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实现城市建设新跨越”目标要求,推进以县城为主体、城西口岸和口岸园区、城东工业园区为两翼,以城东工业和产业服务区、城西口岸园区通关服务区、城南生态居住区、城北金融科技人才企业总部区、城中行政教育文化商贸综合服务区“一体两翼、五区同步”总体发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着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第三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牢固树立精准扶贫、特色乡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一盘棋理念,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城乡发展格局,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强化生态固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施生态固本战略,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管理制度,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发挥口岸优势,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实施口岸带动战略,坚持口岸强县,促进口岸经济发展,建设口岸城市,着力构建祖国最西部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努力建设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东联西出的枢纽站、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门户,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增强县域发展新动力和新活力。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十章深化对口援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总目标,实施好常州对口支援乌恰县“十三五”规划,坚持“基层重要、民生优先、就业第一、规范使用”的原则,实施好各族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民生工程,着力抓好就业、教育、人才、民生、产业、维稳、交往交流交融等七个方面援疆工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促进稳定、增进团结,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不断完善援疆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

第十坚持党的领导,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施。

(此文有删减)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