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瞰・乌恰 2024 | 乡村振兴 绘就富美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4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乌恰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责任不松劲、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突出工作重点、凝聚工作合力、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农业产业筑牢根基
乌恰县立足县域实际,严守耕地“生命线”,力保全县6.55万亩耕地面积不减少,5.5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量,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年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200亩、土地平整及高效节水5320亩,全县农作物总产量较去年增加2%。
结合自治州农业产业“四个百万”工程,紧紧围绕“南粮北牧中优果、冷凉经济大发展”布局,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粮食作物一百万”,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种植粮食作物4.25万亩,产量1.76万吨;其它农作物4.92万亩,产量3.65万吨。
“牲畜增量一百万”,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畜群畜种结构,积极续展“乌恰羊”“乌恰牦牛”地理标志,实现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完成柯尔克孜羊品种改良16849只、牛品种改良1888头,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15%、663.46%、3.4%。
“人工饲草一百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草定畜,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发展理念,完成饲草种植8.84万亩,干草产量4.97万吨。
“特色林果和设施农业一百万”,调整优化设施农业生产结构,由相对单一的蔬菜、水果种植,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充分用好1532座设施农业大棚,实施特色林果项目1270亩,林果种植面积3.1万亩,全年销售蔬菜200吨、水果238吨,带动农牧民增收142.2万元。
生态宜居增色乡村
乌恰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投入资金3.19亿元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建设,垃圾治理率达到92.74%,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完成新建户厕200座、整改不合格户厕300座,完成率100%。乡村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绘就出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的乡村美景。
充分发挥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配齐配强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选派500余名乡镇干部到村开展工作,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举办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专业能力培训班,提升干部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坚持“三治融合”,不断强化群众法律意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参与积分制、清单制19000余人,占比91.24%,兑换积分5000余人次,兑换物品价值27.31万元。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产融合添翼助力
乌恰县积极发挥集体资源、集体资产和政策支持的撬动作用,大力扶持特色种养殖业、商品经济等,不断提高各类资源资产综合利用,培育“小商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34家,经营收入3606.08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
落实联农带农政策助力群众增收,76个经营性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49.37万元,带动发展生产600余人,带动就业500余人,群众收益187.18万元;投资1703.16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6个,带动就业400余人,群众收益369.86万元。
同时,多维度拓宽增收路径,在粮食增产、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特色林果、旅游、手工制作等领域发力,借助外出务工、公益性岗位、矿山企业等拓展就业,盘活扶贫与集体资产、健全联农机制,力促一二三产业融合,筑牢乡村经济根基。
编辑:李丽花